情报探索

东京佐尔格小组与年代的日苏关系以张鼓峰事件

 

日苏(俄)作为我国两大近邻,不仅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亦占有重要的地位。而20 世纪30 年代的日苏关系又与中国的抗战密切相关,且在1937 年8 月《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彼此联系更为紧密。这一时期,苏联驻东京的情报机构——佐尔格小组,在日苏关系的发展演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功解除了日苏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危机,促使日苏关系走向缓和。从谍报战的视角来考察当时的日苏关系,不仅对以往日苏关系的研究作了补充,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20 世纪30 年代东北亚的国际关系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战场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关于佐尔格小组(拉姆扎小组)的研究各有建树,在不同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国学者主要从文学、历史学、新闻学、军事等方面,考察上海佐尔格小组的成员及其情报活动,相应的研究成果①如刘万江.“红色谍王”佐尔格[J].百科知识,2014(14);于继增.舍生忘死的日籍中共党员中西功[J].党史博采(纪实),2014(10);张威.史沫特莱的若干历史悬疑[J].国际新闻界,2011(6);张晓宏,许文龙.佐尔格情报小组在中国的精彩战斗[N].中国国防报,2006-5-30。为了解上海佐尔格小组的概况提供了参考。近几年来,部分学者开始从事东京佐尔格小组的相关历史研究,并取得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成果②主要有:王中忱.佐尔格—尾崎秀实事件的叙述与档案解密的政治——以1940-1950 年代日文文献为中心的初步检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陈浩.“北京幽闭二十七年”的背后——伊藤律事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0 世纪60-80 年代,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的学者利用大量一手材料,对佐尔格及其情报活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考察,产生了重要的专门著作①这些著作包括:(美)F.W.狄金,G.R.斯多利.佐尔格案件[M].聂崇厚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苏)玛·瓦·科列斯尼科娃,米·谢·科列斯尼科夫.同第三帝国决斗[M].周士琳,冒怀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民主德国)尤利乌斯·马德尔.佐尔格的一生[M].钟松青,殷寿松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日本学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 年代,主要着眼东京的佐尔格小组。本世纪后,研究视角更为广泛新颖,涉及情报战、太平洋战争、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②如加藤哲郎.ゾルゲ事件:覆された神話[M].東京:平凡社,2014;杉本幹夫.ゾルゲ事件と大東亜戦争(1)[J].歴史と教育.2006(108);菅野運四郎.ゾルゲ事件とノモンハン事件の考察(1)[J].在野史論.2002(10);名越健郎.ゾルゲ事件:大戦中の日独枢軸を冷却化[J].2001()。,进一步丰富了关于佐尔格小组的研究成果。在研究佐尔格小组与日苏关系方面,日本学者主要集中在诺门坎事件,对于佐尔格小组与张鼓峰事件的联系,目前还较少涉及。另外,国内学界有关张鼓峰事件的一些研究,也说明了张鼓峰事件中佐尔格小组的情报对苏联决策的重要作用③如曲晓范,智利疆.1938 年日苏张鼓峰事件新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赵聪,黄定天.留希科夫事件之影响初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3);赵聪.张鼓峰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但未系统论述佐尔格小组的情报活动与张鼓峰事件的互动关系。

因此,本文试图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30 年代的日苏关系放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来考察,并重点观察张鼓峰事件前后佐尔格小组的活动与日苏关系发展轨迹的联系,分析佐尔格小组在日苏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日苏关系发展的推动作用,初步理清这一时期东亚和欧洲政治形势的变化对日苏关系影响的脉络。

一、30 年代初的日苏关系与东京佐尔格小组的成立

1931 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对在中国东北拥有巨大利益的苏联产生了直接威胁。1932 年3 月伪满洲国成立,9 月15 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伪满洲国,并与之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满”共同防卫苏联[1]。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在道义上支持中国,1931 年9 月21 日和25 日,先后在《消息报》和《真理报》发表文章,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为避免与日本冲突,苏联对日本侵华实行“不干涉”政策。随着日军逐步占领整个东北地区,为避免日本将侵略矛头指向自己,苏联在坚持“不干涉”政策的同时,多次提出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被日本以各种理由拒绝。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将目标转向中东铁路④中东铁路是沙皇俄国为侵略中国东北而修筑的。1904-1905 年的日俄战争沙俄失败后,被迫于1905 年签订《朴茨茅斯条约》,将铁路的南端让给了日本。以长春为界,沙俄控制的北段铁路仍称中东铁路,势力范围为“北满”,日本控制的南端铁路称为南满铁路,势力范围为“南满”。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宣布放弃并向中国归还中东铁路,但从1924 年开始,苏联政府主张中东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北满”仍是苏联的势力范围。,企图将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彻底清除。1933 年6 月26 日,在日本的安排下,伪满洲国和苏联就出售中东铁路问题开始交涉,但谈判因双方的分歧而始终僵持不下。日军为了打破僵局,加大对中东铁路的破坏力度,逮捕苏联方面的相关负责人,致使日苏关系愈发紧张。

上一篇: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管理的新趋势
下一篇:没有了